banner
Fight4354

Fight4354

AI,Chem,Science,Study,Share,Hobby,LLM,Life,Sport

人工智慧

低級人工智慧 鹦鹉學舌,重複、模仿
高級人工智慧 烏鴉喝水,因果驅動的人工智慧

做自己的特色,相當於拿自己的專業知識去 “搶地盤”: 不同背景的人,在同一件事情時,大家各自有各種的優勢,作為科學背景出身的人,不要想着去搶計算機出身該做的事情,原因有二,一如果這麼做,自己需要付出比計算機人更多時間,學習冗餘的知識;二在計算機科學中缺少掌握專業自然科學知識的人,如果自己不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全力以赴,那麼自己很難做出有影響力的工作,人活著一方面是活著,對於現在來說活著就是為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和你存在不存在區別在哪裡。

做自己行業的標準: 這個小標題我看起來真的很大,很沒有頭緒,但是這應該是我奮鬥的正確目標,方向大於努力。還要把一句話記在心頭,不要指望靠調調別人的代碼,就發文章。不現實,這個賽道也不容易,自己已經有我經歷了。要用一個架構把一個領域的問題統一起來。比如:薛定諤方程。

人工智慧現狀: “非基礎學科” 領域不需要作出顛覆性的科學發現,多數時候只需要在已有的基礎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基於已有的數據找出一定領域中變量之間的‘模式’即完成了科學發現。
但在一些 “基礎學科” 領域,科學發現並不僅僅是找到數據和經驗材料之間的 “聯繫” 這麼簡單,更多時候其實是在探索和發現新的變量,而由於人工智慧當前更加擅長尋找 “相關性”,所以其在這些鄰域應用的深度還不夠;另一方面科學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自動化,人工智慧在科學發現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還取決於人類對於科學研究活動和科學發現本質的理解

名言: " If I have been able to see further, it was only because I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Newton

機器學習數據來源:

  • 理論計算可以快速產生大量數據。比較 “廉價易得”,但缺乏 “現實複雜度”。
  • 過往的文獻和數據庫中有大量的數據。數據庫的數據是結構化的,比較容易提取,但是文獻中的數據是非結構化的,提取這些數據,往往需要具備一定的領域知識。然而手動提取效率太低、時間和經濟成本太高。可以借助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提取文獻中的數據。
  • 實驗中獲得的數據。非常稀少和珍貴。

深度語句收集:
朱松純:說到了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承認和接受未來社會就是大數據或者說是說不清楚的,而且這個模型就非得這個村,那個模型非得那個店,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科學的發展就是尋求最簡化的解釋,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局面,根本上是研究方法出現了問題。

什麼意思呢?就是智能如果作為一個客觀現象來擬合,那它的模型確實非常複雜。我們原來做了一個簡單的判斷物理與智能邊界的實驗(生命度),比如說一個房間裡面兩個物體碰撞,那是很簡單的,幾輪參數就可以擬合;但如果是兩個人,一個人跑出去另外一個在追逐,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那物理模型(能量函數、大數據模型)是解決不了的,每一段的智能體運動都要用一個不同的模型來擬合,還是說不清楚。

但是,假設用一個唯心的價值函數,不再是能量函數來描述的時候,非常簡單就把它描述清楚了。所以為什麼我後來討論 “理學” 和 “心學”?心學裡面講,“心即是理,心外無物”,它認為世界上那麼複雜的智能現象都是由簡單的價值觀驅動,找到你的價值觀,你所有的行為就不複雜。如果我專門去複製你的行為,那就是邯鄲學步,擬合是擬合不完的。我一旦搞清楚你的價值取向、你的定位與格局,那你的一切行為都可以被很簡單的動機所解釋了。

所以我認為,現在整個人工智慧,大家還是用原來的一個擬合方式,用大數據的辦法想去解釋人的所有的主觀行為,這是走不通的。

  • being 存在
  • becoming 變化
  • believing 信念

吳家睿:對於青年科學家,我覺得破局涉及到三個方面。第一是涉及到理論的,大部分生命科學家都是在還原論的指導下開展工作,我們現在需要從系統論的角度來做,不然就會研究得越來越細,對一些很細節的事情過分得關注。從研究理論和思維方式來說,光看細節是不夠的,要有系統的觀點。
第二,研究方法,生命科學現在某種意義上是技術驅動,也有一個趨勢就是研究內容追求流量、追求技術,我建議更多提倡思考、提倡理論。
第三,現在功利現象特別嚴重,要弘揚科學精神,比如日本花樣滑冰運動員羽生結弦堅持跳 4A,他不追求金牌,而是追求超越人類極限。我們科學家不要去追求金牌、銀牌、銅牌,而是要去跑得更高、更快、更遠,奧運會精神應該發揚到科學研究上。福柯在他的自傳裡說了一段,如果科學不能帶我們這些有知識的人走向迷途,那科學還有什麼價值呢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